扎根基层务实干 倾情投入帮扶忙
——记临潭县王旗镇上沟门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王晓平
2018年8月,省交通运输厅选派我到临潭县王旗镇上沟门村挂职扶贫,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。刚接到这个消息,说实话我的内心有点纠结,自2007年以来由于工作原因离开家里辗转三个地方工作,儿子从上学前班起就陪伴不够,现在还有不到一年时间就要高考,我却要到远离270公里的异地去工作,这一去更是聚少离多,但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,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一想到贫苦地区群众的迫切需要,一想到组织的培养和信任,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帮扶之路。
勤学多走摸清底数明思路
脱贫攻坚,摸清实情是基础。从养护管理到驻村帮扶,工作环境、工作性质、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如何吃透政策、摸清情况,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成为摆在我面前最重要、最紧迫的任务。一入村,我就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,白天组织村干部、党员代表开展座谈交流,挨个到村民家中调查走访,了解村情民意,晚上认真翻阅村里的相关资料,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,以及中央、省、州各级会议和文件精神。
一个月走访下来,我基本掌握了全村的情况,发现致贫的原因主要有五个:一是村民文化水平不高,思想观念相对滞后,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,群众中还存在等靠要思想,部分贫困户拿到补贴后,不愿外出务工,等着国家救济;二是上沟门村坐落于王旗镇东南部,海拔2230m,耕地782亩,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.5亩,且均为旱地,农作物种植种类单一,除了每家养几只羊之外,没有发展任何的养殖业,村民收入来源十分有限;三是村“两委”班子不团结,党支部的凝聚力、战斗力不强;四是无村集体经济收入,无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;五是基础设施不完善,部分群众饮水不达标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为了改变上沟门村的现状,我组织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,征求对于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,在充分考虑致贫原因和全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,研究制定了《上沟门村三年发展规划》和《2018年度帮扶计划》,进一步完善了“一户一策”帮扶计划,明确了开展帮扶工作的基本思路。
扶智扶志激发活力促发展
精准帮扶,建好班子是关键,都说送钱送物,不如建个好支部。要加强思想教育,消除 “精神贫困”,增强村民奋斗脱贫的勇气和决心,实现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的转变,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。
驻村工作开展以来,我把加强党支部的建设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摆在帮扶工作的突出位置。通过对村‘’两委‘’班子的走访、谈心、调解,村‘’两委‘’班子的凝聚力得到明显加强,会顺了,气通了,推动脱贫攻坚的干劲也更足了。平时坚持开展好“三会一课”,健全完善议事、学习、办事公开等多项制度,在党员发展、村级项目建设和低保评议等重大事项上都严格按照“四议两公开”的程序实施,各项工作更加公开、透明。通过开展第一书记、工作队成员、村“三委”负责人轮流讲课、媒体辅学、培训等多种方式,加大对于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,通过讲述脱贫典型人物的事迹,推广先进的知识、观念和思路,在村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氛围,上沟门村也被王旗镇党委表彰为“党建工作二等奖”。此外我经常性的深入在田间地头、进村入户与贫困户走访交流,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,进行广泛思想动员,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。作为上沟门村的一员,村里红白喜事我都参加,老党员鲁会龙、马炳才,贫困户鲁云德等生病住院,我及时去岷县医院和家中看望,自己掏钱给马永斌的残疾儿子购买轮椅、为23户贫困户购置棉被、为台子社修复水毁道路等等,时间长了,村民们对村“两委‘’班子变得更加信任,对党支部的决定更加支持,有事的时候经常主动反映,没事的时候也愿意来聊聊天,跟我们讲讲心里话,并且见面亲切的说“感谢王书记,您真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”。
优势利导务实帮扶惠民生
创收增收,产业扶贫是关键。上沟门村属高寒阴湿地带,耕地十分有限,可种植的经济作物少、产量低,发展种植农业的空间不大,但是这里有广袤的灌木林地, 分布着大面积的鲜花,蜜源植物丰富,村里早就有多年养蜂的村民,只是规模较小,再加上临潭县龙元山村也有成功发展养蜂合作社的经验可以借鉴,综合考虑下来,上沟门村完全具备发展养蜂产业的条件。我立即与村“两委”、村民代表和帮扶工作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,提到发展合作社,大家积极性都很高,纷纷建言献策,一致同意把做实养蜂合作社、发展村集体经济、带动贫困户众增收,作为首要任务。目标明确了,大家干劲都很足,我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,接着四处筹集资金、联系销售渠道,通过帮扶单位甘肃路桥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的大力支持下,2019年4月养蜂合作社正式揭牌运营,首批将28户贫困户纳入带动范围,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1200元,村集体经济分红5000元,今后规模还将继续扩大。今年五月份我自筹资金1万元,设立了两户“五小产业”獭兔养殖试验点,做为示范引领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“五小产业”。
去年10月份,我在走访中发现村里部分贫困户家中缺少棉衣棉被等保暖过冬物品,冬天只靠热炕勉强取暖度日。天气正变得越来越冷,我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冬天村里的孩子每天都要外出上学,没有保暖的衣物肯定不行。我立即和天水公路局联系,看能不能由工会牵头发出倡议,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一次衣物募捐活动,局领导听后大力支持,当天就组织人员把倡议书发给了全局干部职工。不到一周时间,就募集了3000余件衣物、棉被等御寒过冬物品,经过统一分类、打包,很快送到了上沟门村村民的手中,解决了过冬保暖的问题。
按照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标准,我尽己所能,多方奔走,跑项目、筹资金,按照省交通厅李睿厅长的入户走访、座谈会精神,在帮扶单位省交通厅规划处、甘肃路桥集团、甘南公路局、定西公路局的大力支持和天水通联等四家企业的捐赠下,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。一是为上沟门村修建了10公里田间道路,方便农作物的耕收;二次整修了台子社水毁路段,修建管涵4道、盲沟40米,解决了村内路面溢水、群众出行难的问题;还为部分贫困户维修了房屋、大门和院墙。二是联系省农科院“科技下乡”引导村民科学种植,并种植了四亩当归“科技试验田”,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;在春耕之际为全村农户发放化肥、地膜,降低了生产成本;三是开展“健康扶贫送医送药下乡活动”,免费为村民进行身体检查,排查疾病;四是对2017年-2018年度、2018-2019年度共计26名贫困户高中及以上在校学生进行了资助,减轻了供学家庭的负担;五是联系高速公路局开展文化下乡”慰问演出活动,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……,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改善。
还有不到2个月时间,我在上沟门村挂职帮扶就要满一年了。这一年来,我始终倾情投入,务实开展工作,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。帮扶工作中,难免忍受背井离乡、思念家人之苦,有时也会困顿迷茫。但看到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。我成长在农村,是深沉的农村土地养育了我,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培养了我,我将怀着这份对农村特殊的感情,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,携手上沟门村全体村民早日走向脱贫致富的美好未来。